许晴前男友刘波在日本去世曾因诈骗被通缉

时间:2017-11-15 12:45:23阅读:45159
原标题:他是许晴的前夫,余秋雨的“闺秘”,红色通辑令的目标,昨晚他走了文章来源:公众号“长流镇” 作者:王二编者按:11月14日,著名女星许晴前男友刘波
  • 转型团伙
  • 生活 故事
  • 吴镇宇 乔杉 文松 吴志雄 衣云鹤
第1张图片
1/6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6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6
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4/6
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5/6
第5张图片
第6张图片
6/6
第6张图片

原标题:他是许晴的前夫,余秋雨的“闺秘”,红色通辑令的目标,昨晚他走了

文章来源:公众号“长流镇” 作者:王二

编者按:11月14日,著名女星许晴前男友刘波在日本去世,年仅53岁。

早上,翻微博,在朋友圈里发现一条消息,刘波死了。

我不认识刘波,但当年刚毕业分配去的海南,结果在海安码头遇到台风,在一辆大巴上过了两晚,无聊时看了许多报摊文学,当时海南有两本杂志比较热销,一是《金岛》一是《海南纪实》,后者已经改版成为纯文学杂志《天涯》,当年也是乱神怪力。里面有一篇对海南儒商刘波的报道,于是留下了印象。

后来,我作了财经记者,对刘波也是很有兴趣,因为我认识的许多人似乎都与他有交集,他不仅是北大博士,上市公司老板,还娶了当时的大美女许睛,在当年还是很有魅力的,但不久他犯事远逃日本,还上了红色通辑令,慢慢也被世人忘记了。

我已经懒于文字了,于是抄我的好友李学山的一篇刘波的海南故事来讲述这个人的传奇。

刘波

梳理一下刘波的发家史就会发现,在群雄并起、大浪淘沙的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此人可谓诸多弄潮儿中的佼佼者,在海南留下了一段堪称“传奇”的往事。

公开资料显示,1964年出生的刘波是湖南株洲人,14岁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湖南中医研究院硕士学位后又进入北京大学读博士,其间曾师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毕业后做过媒体人,从事过地产、医疗保健、文化出版等领域的经营活动,参与编制出版《传世藏书》。

1995年,刘波创立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1998年收购武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后,将公司更名为诚成文化。2003年曾有报道称,刘波涉嫌欠下40亿元的贷款黑洞,以及数目不详的担保贷款。当年9月,刘波欠债潜逃的消息在坊间流传。

2003年7月刘波出逃,涉嫌信用证诈骗。该案由海南警方侦办。案件信息显示,1997年至1998年期间,刘波提供虚假的信用证单据和证明文件,骗取中国银行海南分行38.4亿日元。警方透露,刘波已逃往日本。

1990年代初期,曾是湖南株洲市团委一工作人员的刘波带着梦想南下海南,成为百万“闯海人”中的一员,开始了他在海南的传奇生涯。对于刘波初到海南的经历,鲜有媒体报道,因此他究竟是以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接触了文化产业并很快打造自己的“传媒帝国”,至今仍是一个谜。

爆红于百家讲坛的钱文忠是刘波的正宗师弟

刘波的传奇生涯开始于一部名为《传世藏书》的大书,这部大书的成功是刘波神话的原点,也是刘波构建“传媒帝国”的原点。

刘波的一位生意伙伴评价说,“刘波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年轻的投机家,如果有条件和土壤他会成为索罗斯。他那个时代起步的人都有这个特点,一方面充满了梦想,有一种纵横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另一方面实现目标的手段,又多是投机性的。”而在《传世藏书》这部书上,刘波就展示了他惊人的“运作”天才:“有个好的概念,寻找概念的一个基本载体,然后再把‘概念’卖给银行”。

1991年启动,1996年完成全部123卷本的编纂、出版的《传世藏书》,总印数一万套,十六开本缎面精装。这部巨书涵盖经、史、子、集,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收集了中国5000年各门类、各学科的学术经典,已过耄耋之年的国学大师北大教授季羡林亲任总编辑,2000多名古籍整理工作者一同参与整理编校——简而言之,《传世藏书》极有卖点。在此之后,中国图书市场上才大量出现此类书籍,从这一点来说,刘波可谓开创了此类书籍的先例。而在销售方面,刘波创造性地采用了出版界不曾有过的融资销售方式,将代售费转给了建设银行,由订书者到建行交款,并由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作担保。

除此之外,《传世藏书》定价高达6.8万元,如此之高的定价在当时可谓是史无前例。因此《传世藏书》甫一面世,在出版界和文化界立刻引起轰动,有传言称作为这部巨书的出品人,刘波因此赚到2亿多元。

余秋雨老师也是刘波的中国合伙人

“文化商人”的“传媒帝国”

有报道说,《传世藏书》原来的定价为6999元,但是刘波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坚持把价格一举调高了近10倍,定价为6.8万元。由于书价奇高,销售十分困难,不得不给发行商大幅度的折扣。但是,刘波却化劣势为优势,通过大量向政府机关、著名机构甚至庙宇赠书,《传世藏书》声誉日隆。这套恢宏巨制是刘波得以登入文化雅堂的“护身符”,也使得海南诚成集团获得多达数亿的资产评估值,成为刘波今后走向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刘波借此“攀龙附凤”,为日后游走文化界、金融界和资本市场积蓄了宽广的人脉。

在《传世藏书》之后,刘波在出版界还操作过其他一些书籍,但是这些都没有《传世藏书》的影响力大。不过,从文化产业中尝到甜头并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刘波已经开始着手构建一个野心勃勃的“传媒帝国”。

1998年8月,刘波掌控的海南诚成集团收购了上市公司武汉长印20.91%的法人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随后武汉长印更名为诚成文化。在这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名单中,人们惊奇地发现了余秋雨等文化名人的名字。

在刘波的包装下,诚成文化开始由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全面转型。他首先置入了《传世藏书》的部分资产,使得上市公司凭空生出5000多万的账面利润;而畅销杂志《希望》的经营权也进入了诚成文化的“换血”计划中。随着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诚成文化被笼罩在“文化产业第一股”的光环下,从1999年12月开始,股价由6.47元起步,在短短8周时间内,创出了历史最高价24.38元,上涨近4倍。

在没有逃匿之前,刘波的传媒帝国已经具雏形。资料显示,诚成文化旗下先后“拥有”《华夏WATCH》、《华声视点》、《舞台与人生》、《这一代》(后撤出)、《少年文摘》、《中国医药导刊》、《大众电视》(后撤出)、《香港风情》、《多媒体世界》、《东方文苑》等10多家杂志。

有报道称,在诚成文化的鼎盛时期,刘波曾收购了40多本期刊的经营权。但也有报道称除了《希望》杂志以外,诚成文化其他各项投资均回报不力,甚至亏损。

因与刘波相爱,许晴被人叫很多年小三,她在电视里痛陈这段历史。

除此之外,刘波还投资证券公司、拍电影、开夜总会、做房地产、办药厂……与新华书店总店联合成立新华音像租赁发行公司,投资1900多万元建设遍布全国的销售终端“新华驿站”,投资600万元的陕西诚成邮政报刊发行有限公司,投资510万的岳麓书院文化教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164万的北京东方文苑广告有限公司,以及投资金额不详的北京人文时空网络商务有限公司等。

但随着诚成文化在2003年的黯然谢幕,刘波的这一“传媒帝国”也化为泡影。

被谴责的董事长和被通缉的诈骗犯

在刘波收购诚成文化之后,虽然风光一时,但增发新股的愿望迟迟没能实现。而此前他已拖欠了长沙、广州、北京、武汉数家银行的数亿元贷款,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的危险。为了拆东墙补西墙,诚成文化背上了数亿元的担保贷款,主业和资产质量大降,2002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滑坡,在股市中“圈钱”更不太可能。无奈之下,刘波在2002年将诚成文化的大部分股权转让给湖南出版集团,海南诚成退居第二大股东。但由于公司遗留问题不少,接手不到一年之后,湖南出版集团又将股权转让给了广东奥园集团,随后更名为奥园发展。至此,诚成神话落幕。

2003年9月26日,奥园发展发布“特别风险提示”公告称,“对前董事长刘波及其海南诚成集团有限公司给上市公司造成的损害表示愤慨和谴责。”

为什么要对刘波表示“愤慨和谴责”?奥园发展在这份公告中进一步披露说,公司目前涉及三项诉讼案件:“湖南湘计信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借款1000万元纠纷案”、“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贷款担保38.4亿日元纠纷案”、“中国农业银行奎屯市支行1302.8万元图书转让纠纷案”;并称上市公司面临着巨额银行债务的偿还。 公告称,经公司核查,涉案中的协议系海南诚成企业集团的工作人员持私刻的诚成文化行政公章,并伪造董事会决议。同时公司认为不排除刘波为逃避不良贷款责任,串通其他关联公司行为,及怀疑刘波对公司设套,将其他债务转嫁上市公司。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当年去海南也曾要过边防证,中国最年轻的省诞生了。

据奥园发展时任董事长游文庆说,当年7月份公安机关就介入了刘波案。当年9月,刘波欠债潜逃的消息在坊间流传。

在海南以刘波之名注册的公司有十几家之多,但基本上没有经营,不过这些公司看上去都出手阔绰。根据后来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刘波的这些公司之所以出手阔绰,显然是因为他从银行拿到了大笔的贷款。有报道称,中行海南分行1997年发放的日元贷款是“日本资金协力贷款”,按照规定,只能投向重大项目,并且当时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整个市场上资金异常紧张,但刘波还是拿到了这笔巨额贷款,足见刘波的“运作能力之强”。

但“运作能力”再强,终究强不过时代背景的转换。在资金链断裂并深陷债务纠纷后,刘波于2003年选择了逃匿日本,将他毁誉参半的海南往事丢进了旧闻的垃圾堆里。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